吃臺灣好米,助台灣農民。

2018.12.26

米粉真的是米做的嗎?


灃食智庫陳時欣教授表示,傳統的米粉一般是用在來米做的,後來開始有業者在米粉中添加其他澱粉或修飾澱粉,原本是為了改善製做過程中容易斷裂、烹煮後糊掉使湯汁混濁和口感不佳等問題,同時也能讓每一批產品維持穩定的品質。

只是,當成本較低的非米原料使用得太多,甚至幾乎全部以其他澱粉或榖粉製做,卻沒有在包裝上標明清楚時,一般民眾難免會產生疑慮。

現在,包裝米粉產品的內容物是100%用米製成的才能以純米粉、米粉當作品名,含米量為50%以上、另有添加其他食用澱粉或食用穀粉的只能標示為調合米粉。假使含米量未達50%的產品,品名則不得為純米粉、米粉或調合米粉,業者須自訂XX炊粉、XX水粉等本質相符的名稱。

























































所以,我們可直接從包裝標示就分辨出買回家的米粉到底是不是純米製做的。但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上述的規範只限於完整包裝販售的相關產品,菜市場的散裝米粉和餐廳、商店、小吃攤等處賣的米粉皆不在此列。

陳教授補充道,一般民眾通常把米粉當成主食,目的是攝取其澱粉來獲得所需的熱量,而不是當成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因此,米粉的含米量高也好、低也好,只要標示確實、所添加的其他食用澱粉或穀粉合乎規範,都算是一種可提供澱粉和熱量的主食,其實不需太過擔心。






資料來源: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11125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