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臺灣好米,助台灣農民。

2021.06.10

米裡面有砷,到底該不該擔心?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米中的砷含量很少,即使天天吃也不需擔心,如果想要降低過度攝取砷的風險,在購買米或其他穀類製品時,輪流選購不同品牌、不同產地或不同店家的產品。同時也應遵循均衡飲食原則,減少長期攝取單一種類食物的機會,以降低砷暴露的風險。

撰文=陳秀玲(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專欄作家)、李俊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專欄作家)

稻米穀物中砷含量的分布特性:無機砷高於有機砷 糙米高於白米

目前全球各地大多有生產稻米,但不同國家的種植方式差異極大,且環境污染狀況也有所不同,因此同樣產品中的砷濃度變化也極大。各國對於稻米中的砷濃度皆依有機砷與無機砷來分類。圖1為巴西、美國、中國、台灣稻米穀物中的砷物種平均濃度示意圖,不同國家所生產的稻米,其砷的形式與濃度差異極大,但共同的特性為無機砷的濃度高於有機砷,且糙米的總砷物種濃度高於白米的總砷物種濃度,推測可能原因為糙米外殼並未完全去除,因此砷亦會附著於糙米表面上。

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建議無機砷濃度上限標準值為每公斤白米中砷含量為200微克,糙米為300微克;英國與澳洲所訂定食用稻米砷含量標準值每公斤1000微克;台灣之食米重金屬限量標準僅規範了汞、鎘、鉛,目前尚未制定有關金屬總砷含量與砷物種的濃度標準值。


(圖1) 稻米穀物中的砷物種平均濃度示意圖。
(註:各國數據來自不同調查研究,不建議將各國家的數據進行比較。)


別擔心!國人食米攝取的砷劑量低於國際標準

米飯為台灣人的主食,據統計資料顯示,19-62歲的台灣人平均1年共食用62公斤的白米,而所有國民平均一年食用量則為47.5公斤白米,遠高於其他類食物,因此確認台灣市售米中砷的濃度相形重要。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3年曾針對全國65件穀類樣品與55件雜糧樣品進行抽樣,總砷分析結果顯示糙米濃度高於白米,但所有樣品的總砷濃度皆未超過英國與澳洲所訂定食用稻米砷含量標準值1000微克/公斤。依據該計畫風險評估結果顯示,0-3歲幼兒其每公斤體重 染攝取砷劑量為5.41微克,3-6歲幼童攝取劑量為4.61微克,19-65歲成年人每公斤體重每週攝取砷劑量為2.14微克,各年齡層因食用米類與雜糧所攝取到的砷劑量均小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每週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劑量15微克。


如何降低飲食中砷暴露風險?

雖然台灣在地生產稻米與進口稻米的總砷濃度均低於國際稻米之總砷分析結果,且各年齡層平均暴露劑量小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建議值,但對於攝取過多量稻米的極端飲食者,仍可能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健康風險。建議一般家庭在購買米或其他穀類製品時,輪流選購不同品牌、不同產地或不同店家的產品,以分散風險。另外也呼籲民眾應遵循均衡飲食原則,減少長期攝取單一種類食物的機會,以降低砷暴露的風險。


《本文獲ILSI 授權轉載》,原文標題:「 農食安全環環相扣─談食米中的「砷」」




參考資料
▶Batista BL, Souza JM, De Souza SS, Barbosa F Jr. Speciation of arsenic in rice and estimation of daily intake of different arsenic species by Brazilians through rice consump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91: 342-348.
資料來源: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098100228